海東青,學名矛隼,又名鸛、白隼、巨隼等,屬于鷹科中型猛禽,其體型壯碩,是世界上最健壯的猛禽,是隼類里的極品。海東青在滿族語中是“鷹”的意思。它是指被人馴化過的鷹,可以幫助人狩獵或供人玩賞。
據《柳邊記略》記載:“海東青者,鷹品之最貴重者也,純黑為極品,純白為上品,白而雜他毛者次之,灰色者又次之?!薄懂愑蜾洝防镆灿涊d,海東青“有雪白者,有蘆花者,有本色者”。
海東青體長約52~63厘米,體重在1310~2100克左右,翼展可達1米到1.5米,身體比例相當完美。它的靈活性和飛行速度都很出色,高空平飛時速可以突破140公里,俯沖時速甚至可以達到驚人的240公里,像長矛一樣鋒利而迅速的擊中獵物,飛行高度也可達5000米以上。它主要棲息于巖石海岸、開闊的巖石山地、沿海島嶼、臨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帶。海東青獵食主要以野鴨、鷗、雷鳥、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,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。
海東青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和新疆、青海等地,而在國外,在北極以及北美洲、東北亞的廣大地區(qū)也有存在,是冰島的國鳥。
海東青是老一輩草原獵戶心中的神獸,也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部落首領的專用狩獵鷹,是北國世界的空中霸主。女真人稱之為“雄庫魯”,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,傳說十萬只鷹才出現一只“海東青”,是傳說中的“萬鷹之神”,是女真人(滿族祖先)的最高圖騰,海東青還有“神的使者”“最接近神的存在”“神選中的子民”等稱號。
海東青得名由來
根據文獻記載,“海東”一詞最早見于唐代竇鞏所寫的《新羅進白鷹》的詩中:“御馬新騎禁苑秋,白鷹來自海東頭。漢皇無事須游獵,雪亂爭飛錦臂韝。”這里的海東指的是渤海以東的遼東半島、朝鮮半島等地。而在宋代文獻中記載:“海東青者,出五國(注:即黑龍江流域的五個部落),五國之東接大海,自海而來者謂之海東青。”宋代顧逢贊海東青詩:“相傳產海東,不與眾禽同。兩翅飛騰去,層霄頃刻中。轉眸明似電,追馬疾如風。墜得天鵝落,人皆指遠空?!彼稳藚菆吩谖墨I《五總志》中記載,“登州海崖林中有鶻,能自高麗一飛度海,號曰海東青”,唐人呼為“決云兒”,又莊綽《雞肋編》卷記載:“鷙禽來自海東,難青鴞最嘉,故號海東青。”又如《本草綱目》:“雕出遼東,最俊者謂之海東青。”等等。由文獻可知海東青這三個字中的“海東”在漢唐典籍中它是個地理名詞,指的是朝鮮半島、渤海國、日本等地,唐以后更多的是以“海東”稱朝鮮半島。在這些獵鷹中,青色的尤為出眾,所以因此而得名海東青。
被馴服的“幫手”
海東青雖然個頭不大,但是小小的身體卻蘊含著大大的能量,海東青在捕獵時迅速而勇猛,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后,可成為真正的獵鷹。
但是從一堆鷹當中選一只來訓練,最終成為優(yōu)質海東青的概率堪比特種部隊的選拔,對它的訓練要求極高,這也就是為什么說十萬只鷹當中可能只出一只海東青的原因,它也因此而珍稀。
要馴服一只海東青,人和鷹都要付出好幾倍的努力,那讓一只本來就已經夠優(yōu)秀的海東青最終逆襲為“萬鷹之神”,站在金字塔頂尖的地位的這條路,究竟有多艱難呢?
首先第一步就是捕鷹。捕鷹必須蹲鷹,蹲鷹的過程一般需要等待十幾天的時間才可以,而且并不是每一次蹲鷹都可以成功,所以每次捕捉海東青,必須準備起碼兩個月的時間,但在有經驗的獵人面前,蹲鷹還是很順利的。捕捉海東青時不能用弓箭也不能用夾子,而是用人類自己“發(fā)明”的套索。方法就是用網設陷阱,等海東青鉆入其中,就被隱藏的網包裹住了。
第二步,熬鷹。將野性十足的海東青用捕鷹網捕獲后,要拜謝“鷹神”格格的恩賜。帶回家放在熬鷹房將鷹上架,加上“腳絆”,連續(xù)幾天不讓它睡覺,磨掉野性,叫“熬鷹”。同時還不能給鷹喂食,用饑餓手段讓它慢慢聽從人的指揮。但是,鷹絕食不能超過九天。俗話說:膘大楊飛瘦不拿,手工不到就準差。調養(yǎng)鷹必須把住鷹進食這道關口,同時還要架著鷹往人多熱鬧的地方走,使它逐漸熟悉人類的居住生活環(huán)境,習慣與人相處。
第三步就是馴育,七八天后要給鷹“開食”,即拿一只活麻雀引逗它來抓捕,召喚鷹一遍遍從鷹杵子上跳到人的手臂上,最終習慣在人的手臂上棲落、休息,這叫“過拳”。然后把鷹帶至戶外仍用食物引逗喚鷹,令鷹從遠處沿一條長繩滑翔到人的手臂上,這叫“跑繩”,最后把繩撤去,把鷹放在大樹上,從遠處喚它,這叫“野喚”。經過這幾個環(huán)節(jié)之后,鷹便能聽從呼喚,從山上也能飛回主人身旁。為了掌握膘情,就讓海東青吞下裹著瘦肉片的麻線團,它無法消化,便將線團吐出來,謂之“帶軸”,也叫“勒腰”。幾次“帶軸”后,海東青早已饑腸刮肚,但肌肉卻強勁起來,它才能“輕裝上陣”,飛上九霄。生鷹成為熟鷹,呈現“聾毛蓋爪,頭賽松塔,眼象芝麻?!钡淖藨B(tài),表明此鷹馴成。要馴服一只海東青要花很多的時間和耐心,一旦海東青通過了“結業(yè)考試”,就意味著它將獲得社會實踐的機會,即放鷹。
所謂的放鷹就是跟隨獵人一起捕獵,海東青站立在主人手上,一旦發(fā)現獵物,獵人會給海東青發(fā)出指令,而海東青會縱身躍出,一舉將獵物拿下。海東青可捕捉的動物很多,上到天上飛的天鵝大鳥,下到地上跑的鹿和白兔,敏銳的它可是統統不放過。海東青一旦發(fā)現目標,便會從空中極速俯沖而下,先用鷹翼擊打獵物,進而用尖利的嘴進行咬殺。
如果能成功馴服一只海東青,那獵人真的是“坐收漁翁之利”了。
皇帝的獵鷹
海東青的名聲在外不僅僅因為它是技術超一流的獵鷹,而是和龍、鳳這樣的象征圖騰有一樣的地位,它是作為滿族先祖女真的圖騰存在的?!芭嫒恕币辉~即為“東方之鷹”。考古學家在距今6000年前的女真先民居住地中,就發(fā)現了用獸骨制作的鷹獸雕塑,可見女真先民對鷹的崇拜。也就是說,除了是一種實體的動物外,海東青還是一個民族的圖騰,是一種精神與信仰。
鷹成為滿族的女真圖騰其實是有歷史淵源的,因為最初的鷹崇拜在滿族的薩滿教中最為明顯,滿族的薩滿稱海東青為“鷹神格格”。
薩滿教認為,家神三百,野神無數,天地萬物皆有神,而鷹神是動物神靈的首位,鷹的敏銳、矯健與兇猛讓它傲立群禽,而薩滿教特有的“放鷹神”祭祀也讓鷹這一物種又平添了幾分宗教意味。
從最原始的“捕獵能手”到宗教象征再到圖騰崇拜,鷹的地位可謂是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而這其中更為珍貴和稀有海東青就更不用說,它甚至一躍成為古代王朝統治者的御用“寵物”。
而獵鷹不僅是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的好幫手,它更受到了古代皇帝的喜愛,在史書中有很多記載皇帝與獵鷹的活動。
《南部新書》就記載了唐朝開元皇帝的一次春獵,“開元皇帝為潞州別駕,乞假歸京。值暮春,戎服臂鷹于野次”。
皇帝作為一國最高的統治者,玩的獵鷹自然是高端大氣,五花八門,什么白海青、青海青、海東青、黃鷹、鐵鷂等等,他們都是兇猛矯健,捕殺獵物的一把好手。
這其中屬海東青最為名貴,也最受皇帝的喜歡,清朝徐珂在《清稗類鈔》中記載: “遼東皆產鷹,而寧古塔尤多,以俗名海東青者為最貴,純白者上,白而雜他毛者次之,灰者又次之”。名貴的海東青羽毛豐滿,體小健碩,能捕食野雞,天鵝等飛禽,所以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,在狩獵中經常會帶著這個名貴又“好用”的幫手。
在遼代的四時捺缽制度中,遼皇帝保持著先人在游牧生活中養(yǎng)成的習慣,居處無常,四時轉徙。在春捺缽中,皇帝的行營便設在便于放鷹捕殺天鵝、野鴨、大雁和鑿冰鉤魚的場所。
海東青在遼代是皇帝狩獵的御用工具,成為皇帝鷹獵的專寵,庶民無權私自畜養(yǎng),官吏中只有極少部分被賞賜或特許放鷹?!哆|史·道宗一》記載:“夏四月辛未,禁吏民畜海東青鶻。”因海東青的稀有,普通臣民根本沒有畜養(yǎng)的權利。
當時,因鷹獵而受到獎懲是常事。道宗作《放鷹賦》激勵屬下臣子:“御制放鷹賦,賜群臣,諭任臣之意?!蹦伦谝蝥棲C獲鴨懲罰鷹坊使,重復徭役;因偵查天鵝回歸失期,施炮烙之刑。《遼史·穆宗下》記載:“以獲鴨,除鷹坊刺面、腰斬之刑,復其徭役”,“人沙刺迭偵鵝失期,加炮烙鐵梳之刑而死?!焙|青在當時統治者狩獵生活中的地位可見一斑。
食天鵝,得“北珠”
海東青之所以在遼代如此受歡迎,與契丹民族喜食天鵝肉有很大關系。契丹人認為天鵝肉可以食用,且味道鮮美,遂天鵝成為皇家貴族爭相捕獵的對象,而捕獵天鵝的重要幫手就是海東青。
史料記載,遼帝用海東青捕天鵝的情景:眾人鑼鼓喧天,蘆葦蕩中的天鵝群受驚飛起,這時數只海東青迅速插入鵝群,頓時羽毛紛飛,經過海東青一頓窮追猛打,最終將天鵝擊落口中。隨后舉行盛大的“頭鵝宴”,而海東青得到“天鵝腦”作為獎賞。
曾有詩人這樣描寫海東青撲擊天鵝的場面:“搏風玉爪凌霄漢,瞥日風毛墮雪霜”,表達了對海東青以小制大、堅毅勇猛的贊譽。
此外,因獵鵝而得珍貴的“北珠”(即蚌珠)是海東青受歡迎的另一重要原因。
北珠產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和山海關等地。它之所以無比珍貴,一是由于顆粒大、珠光強;二是由于獲取北珠的難度很高。北珠的采摘時間在每年的11月以后,只有到了這個時節(jié),含在蚌殼內的珍珠顆粒最大,色澤最飽滿。然而大家都知道,11月以后的東北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,要在此時潛入冰冷刺骨的深水里采集珍珠,這對古人來說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那么如何才能獲取北珠呢?
人們通過觀察發(fā)現,有一種天鵝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捕蚌為食。珍珠無法被消化,所以留在了天鵝的嗉囊中。因此想采摘北珠不需要潛入深水去捕蚌,而只要抓到天鵝就可以。不過抓天鵝的難度也很大,因為天鵝飛得很高,即便是神箭手想要在強勁的北風中將天鵝射下也幾乎無法做到。于是人們就將目光瞄到了海東青身上。
海東青是天生的殺手,獵殺天鵝更是它的強項。因此人們就想方設法捕捉海東青,再加以馴化。然后通過海東青捕捉天鵝來獲取被天鵝吞到嗉囊里的北珠。
當時遼國貴族階層對北珠趨之若鶩,因此為了獲取北珠而捕捉海東青就成了一件重要工作。此外遼國貴族酷愛打獵,而海東青正好又是捕獵的最佳幫手,所以遼國對海東青也有近乎無限的需求。
不過捕捉海東青既辛苦又危險,因此遼國統治者就將這件苦差事交給了歸附于他們的女真人,并要求女真各部每年都要貢獻足夠數量的北珠和海東青,否則后果很嚴重。
除了為滿足對北珠和打獵的需求外,遼國不斷向女真人索取海東青還有一個重要目的,那就是為了消耗女真各部的實力。當時女真人并非一個統一的整體,而是由諸多小部落組成。遼國統治者給各個部落都攤派了任務指標,所以每個部落的女真人都要忙著捕捉海東青以完成指標??墒呛|青數量稀少,而且難以捕獲。因此各部落之間經常為爭奪一只海東青的歸屬權而拼個你死我活,每年都有許多女真人為了抓捕海東青而喪命。
這種“二桃殺三士”的招數當時被遼國統治者玩得爐火純青,女真人心里憤恨,但迫于實力差距,只能敢怒不敢言,但是仇恨的種子在一代又一代的女真人心中不斷萌芽,直到十二世紀初期一位叫完顏阿骨打的女真人登上歷史舞臺,一場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變局才拉開了序幕。
完顏阿骨打名字與海東青有關
據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名字由來也與海東青有關聯。傳說中,阿骨打出生之時,恰遇遼兵來犯。阿骨打的父親劾里缽,保護著妻子邊戰(zhàn)邊退。當女真人被遼兵圍困在烏拉山下時,劾里缽已身負重傷,阿骨打卻來到人間。就在這萬分危急之際,突然從遠方飛來一只大白雕,在阿骨打身旁盤旋,不停地叫著:“阿骨—打,阿骨—打!”。大白雕的叫聲驚動了烏拉山山神,以為是讓他打遼兵,便大吼起來。大大小小的山神紛紛打開山門,放出山水。剎那間,山水將遼兵沖得七零八碎,死傷無數。后來,劾里缽為了感謝大白雕和山神阿古的救命之恩,將兒子的名字叫做阿骨打,并奉大白雕為女真之神。而這只大白雕正好符合海東青的特征。因而,完顏阿骨打對于海東青有著天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,對于遼國索貢的行為更是恨之入骨。后來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各部,還滅掉了遼國,建立金朝,成為女真族史上至高無上的英雄人物。
海東青與遼的滅亡
遼國建立前,女真人和契丹人相處還算和睦,可是自從契丹人建立遼國后,便開始對女真人進行盤剝,遼帝每年都要派出催索鷹貢的使者向女真人橫征暴斂。遼代末期,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貴胄無不以玩鷹為時尚,整日沉浸在聲色犬鷹之中,不理國事致使朝綱馳廢,國勢衰微。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昏庸殘暴、治國無方,導致民怨四起、帝國大廈岌岌可危,但天祚帝對此毫無察覺,仍強行讓女真人捕捉海東青進貢、供其打獵玩樂。為此還派了“監(jiān)鷹官”進駐女真各部落,還開辟了一條所謂的“鷹路”專門運送海東青。
遼朝統治者常派銀牌使官到女真五國部強行索奪海東青。他們窮兇極惡、為所欲為,除像催命一樣限期索貢海東青之外,還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、勒索財物、強行征繳未曾出閣的漂亮女子,及至后來,連官宦巨賈及已婚的美貌婦女也不肯放過,搞得天怒人怨、雞犬不寧、怨聲載道。越到后來,天祚帝變本加厲,索求無度。正所謂“九死一生,難得一名鷹”,本來海東青就非常珍稀、極難捕獲,還要加大納貢要求讓真人各部苦不堪言,女真人幾乎抓盡了境內的海東青進貢,卻仍然不能滿足遼國統治者。這種強制性掠奪和契丹使者的種種罪行,激起了女真各部的民族義憤。正所謂時勢造英雄,完顏部首領阿骨打不甘被遼國剝削,因勢利導,集女真各部奮起反之,一舉殲滅了遼國。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評價道:“遼金釁起海東青,玉爪名鷹貢久停。”
說遼國滅亡完全是因為海東青,當然是夸張了。但毫無疑問,遼國對于海東青毫無節(jié)制的索貢,是女真族奮起反抗的導火索。一代王朝竟毀于小小的獵鷹,歷史的經驗教訓至今令人深思。
海東青今何在
遙想當年,女真人勢如破竹,騰飛于白山黑水之間,猶如海東青搏擊長空追捕天鵝之勢,一舉殲滅遼、宋兩個強大于女真數倍的封建帝國,問鼎中原,開辟了一個幅員萬里的遼闊疆域。隨著歷史的不斷演進,由女真人創(chuàng)建的大金國也被成吉思汗的鐵騎所滅。不過,海東青卻沒有因為大金國的滅亡而淡出人們的視野。到了明代,海東青仍舊在詩歌中頻現,曾經寫出名著《西游記》的吳承恩曾經在一首詩中寫道:“成群引著犬,滿膀架其鷹。荊筐抬火炮,帶定海東青。”
明滅清立,海東青漸漸成為了滿族人的圖騰。康熙皇帝贊美海東青:“羽蟲三百有六十,神俊最數海東青。性秉金靈含火德,異材上映瑤光星?!睈坌掠X羅·溥杰先生在《四平民族研究》創(chuàng)刊號封底題字為:“民族之鷹海東青”??梢哉f,滿族人民確如海東青一樣,奮飛不止。有人考證“海東青”就是女真稱號的真正含義,女真稱號就是女真族的民族精神的體現。
人事有代謝,往來成古今。1911年,隨著清王朝的滅亡,“貢鷹”的習俗也隨之結束。民間捕鷹、馴鷹、放鷹的習俗也逐漸減少。解放后,由于海東青瀕臨滅絕,這種習俗己很難再見。
目前國內的海東青在大部分原棲息地已經絕跡。雖然還沒有滅絕,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,要想在野外找到海東青是非常罕見的,目前只有中國西北的新疆、青海以及東北的黑龍江等省區(qū)尚存少數。除了受到棲息地破壞、化學用品污染等因素外,還受到非法捕獵和走私的嚴重影響。比如中東的土豪喜愛玩鷹,但只玩鷹,不愛“鷹”本身。數據顯示,中東每年進口6000-8000只獵鷹。這個數字的背后,有多少折翼,就不得而知了。
如今,海東青已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,在更趨于文明的社會,它開始受到了法律的保護。
萬鷹之神,萬世精神
就現在來說,海東青帶著它這一路走來的歷史,已經變成了一種精神的象征。
“神鷹海東青,迅猛似雷霆。一擊天鵝翻,靈物此為峰?!焙笫烙泻芏嗝鑼懞|青的詩句,它不僅僅是皇帝的寵物,部落的圖騰,它慢慢地也演變?yōu)橐环N意象和一種精神。
鷹符合女真族人對力量的崇拜,而能上天入地,勇猛強悍的海東青恰恰就是這種力量的象征,據滿族的神話傳說,最早的女薩滿是海東青從東方背來的,在充滿宗教感的神話故事里,海東青仍被賦予這樣重要的意義,可見它的地位。
在以海東青為民族圖騰的女真族人心中,海東青是一種力量的象征,海東青是勇猛與強悍的化身,它是靈界的英雄首領,所以他們也賦予自身這種勁頭,如海東青一般,以一己之力對抗實力強勁的遼宋,最終以勢如破竹之勢成功問鼎中原。
女真族這樣以弱制強的勇猛和闖勁兒仿佛都是海東青的作風,也都是海東青賜予的力量,女真一統中原,往后的幾百年時間,將一股雄健剛勁的“鷹之力量”帶到中原大地,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一代代人,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。